新信号来了?多家银行叫停无卡业务

(记者 王彤旭)近期,又有银行“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4月9日起,招商银行正式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后续客户要持卡通过招商银行ATM或前往招商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存款业务。

数据显示,近一年以来,已有超过50家银行陆续宣布停止无卡存款、无卡取款、二维码扫描取款等业务。

业内人士表示,从技术层面看,扫码存款等无卡存取款采用的身份验证安全性较低,这也是银行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的重要原因。从影响方面看,客户对于无卡存取款业务的总体需求不多,对银行而言业务量较小,客户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存取款,调整后影响较小。

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

记者梳理发现,过去一年,多家银行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

2024年4月7日起,工商银行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现功能暂停服务,客户可通过ATM机手机银行扫码取现功能提取现金,或在ATM机上插卡提现。

交通银行发布的公告称,为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加强风险管理,于2024年5月24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客户仍可通过交通银行智能机具办理有卡取款、扫码取款或前往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

民生银行发布的公告称,为加强风险管理,于2024年6月7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ATM无卡取现”功能,现金机具(包括现金智能柜、现金存取款机、CRS、ATM、QTM)也将不再支持本功能。之后客户仍可通过该行现金机具办理有卡取现、扫码取现或前往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取现业务。

北京银行发布的公告称,为加强无卡取款业务风险管控,自2024年6月13日18点起,该行将停止办理个人手机银行中无卡取款业务的预约取款功能。如需办理小额取款业务,可通过自助设备办理有卡取款或者扫码取款(仅限北京地区自助设备),或者持卡前往任一营业网点通过柜台办理取款。

2024年10月21日,上海农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即日起调整企业用户无卡存取款业务及单位结算卡的部分业务。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农商银行对企业客户的无卡业务也进行了限制,停止企业客户在自助设备的无卡存款、无卡取款业务。

2024年12月1日起,栖霞农商银行陆续取消自助设备的“预约取款”“扫描取款”“无卡存款”等功能。

从各家银行发布的公告来看,其调整无卡业务的理由基本一致——风险管控。比如,招商银行在公告中称,此举是为给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上海农商银行表示,此举为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加强风险管理;栖霞农商银行表示,此举是为了“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降低运营成本 保障资金安全

多家银行取消无卡存取款业务,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对此,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客户使用频率有限,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手机银行的大规模使用,使得现金类业务的使用空间不断压缩。加之无卡存取款业务上限设置也不利于大额资金的存取,因此其实际使用效果不佳。

其次是无卡存取存在客户身份验证的不准确问题,容易导致违法行为发生,或产生操作失误等风险,从而使其性价比和风险性无法正相关。“银行是否跟进相关业务需要考虑各银行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地区性村镇银行。如果仍有较高的使用效率,则此业务仍有存在空间。但是,对于全国性银行或手机银行使用频率过高的地方性银行,更倾向于考虑取消相关业务。”屈放说。

此外,屈放还表示,取消无卡存取款业务,也是银行基于提升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所做的决策。近年来,随着息差的下降和非银业务的萎缩,银行的经营压力有所增加,因此,更需要在运营上做好降本增效工作。

“银行无卡存取款的服务,其维护成本不低。”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对记者表示,砍掉这部分业务,也是基于“减负”方面的考虑。

事实上,随着在线支付、移动支付、手机转账、数字货币等应用面越来越广,人们的支付习惯已发生变化,ATM机等现金交易使用场景也越来越少。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ATM机具80.27万台,较上年末减少4.28万台;每万人拥有ATM机具5.70台,同比下降4.83%。这是自2019年以来ATM机数量连续第5年下滑,2023年年末ATM机数量已从2019年的109.77万台缩减至约80万台,降幅约26%。

展望后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无卡存取款业务调整是大势所趋。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提示,无卡存取款业务的“收紧”对客户侧的影响主要是紧急存取款方面,建议客户最好携带实体卡片进行存取款,以备不时之需。而银行应在核实好用户身份及存取款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再考虑便捷性提升相关的改进内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宫外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ai.cn/5489.html

(0)
宫外财经的头像宫外财经
上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下午12:03
下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下午12:04

相关推荐

  • 从资讯到企业资产,“企业头条”要打造To B的今日头条

    公司于2016年5月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银杏谷资本和用友幸福投资。

    2017年4月17日
    7401
  • 欧莱雅兰珍珍:中国消费者对美的追求令我们充满信心

    (记者马嘉文/图)“作为最早来到中国的法国企业之一,欧莱雅集团希望成为推动美、发展美的重要角色。”在3月31日举行的欧莱雅中国发展战略沟通会上,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表示,对于欧莱雅集团来说,美妆行业是推动消费的“美丽新势能”,也为推动中法文化之美带来了重要契机。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 在今年的沟通会上,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

    2025年4月3日
    2200
  • 吃喝玩乐购全覆盖,消博会释放免税消费潜力

    (记者 陈晴)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在海口盛大开幕,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展会现场,来自全球的优质商品琳琅满目,呈现一场消费领域的璀璨盛会。与此同时,各家免税店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涵盖“吃喝玩乐购”全场景的促销活动,以满满的诚意回馈广大消费者。这些活动进一步放大了消博会的溢出效应,激发了免税市场的蓬勃活力,强势推动海南…

    2025年4月16日
    1300
  • 创新驱动国产替代 医疗器械产业加速数智化转型

    (记者 马嘉 文/图)被称为“全球医疗风向标”的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CMEF)于4月8日—11日在上海召开。在本届CMEF上,“国产创新”和 “AI生态”成为国内外医疗器械企业布展的关键词。 多家参展企业表示,国产替代产品均已落地,正在进入市场尝试商业转化。另外,AI技术有望给医疗器械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CMEF参展商在介绍产品。 国产…

    2025年4月11日
    1000
  • 1919郑广先:让生意回归生活 打造悦己消费场景

    (记者 周子荑)3月25日,第112届全国糖酒会在成都开幕。今年糖酒会反映出白酒行业怎样的发展趋势,有什么热点话题?在新的行业背景下,酒厂和酒商又该如何转型?对此,1919董事、合伙人、营销总裁郑广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认为,包括露营、夜间烧烤等在内的悦己型新消费场景层出不穷,这是白酒行业企业未来转型的机会。 1919董事、合伙人、营销总裁郑广先。 下沉市场…

    2025年3月27日
    2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