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福岛辐射测量仪制造商造假!已在官网发道歉声明
 摘要:
      10月31日消息,富有躬匠精神的日本人又道歉了,这次更让人始料未及。本月30日,日本环境省等机构宣布,受东京电力公司委...
摘要:
      10月31日消息,富有躬匠精神的日本人又道歉了,这次更让人始料未及。本月30日,日本环境省等机构宣布,受东京电力公司委...    10月31日消息,富有躬匠精神的日本人又道歉了,这次更让人始料未及。
本月30日,日本环境省等机构宣布,受东京电力公司委托,负责福岛第一核电站及净化土壤中间储存设施辐射测量设备检验的千代田技术(东京)有限公司存在造假行为。
该公司在向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福岛县)及其他设施交付的测量设备中,存在未按规定进行功能测试的情况,涉嫌伪造测试证书及其他文件,受影响的设备约有3600台。
千代田声称,其福岛销售办事处的一名员工自2022年9月起,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未向相关部内申请确认测试,便伪造了证书和印章,并将设备交付给客户。
东京电力公司表示,今年6月交付的1000台剂量计中,有199台存在伪造证书的情况。
这些设备用于管理福岛第一核电站工作人员的辐射暴露,但也有其他设备用于记录辐射剂量,其数据直接影响对放射性物质迁移路径的评估。
据悉,此次造假涉及核废水排放前的浓度检测和环境辐射本底值监测两大核心环节。
比如用于检测核废水中铯-137浓度的Hitachi Aloka R-1000型检测仪,其校准数据被篡改后,可能导致超标废水被误判为 符合排放标准。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025年8月发布的第14批核废水排放监测报告中,虽确认氚浓度达标,但铯-137等其他放射性核素的检测结果仍依赖东电提供的数据,若仪器校准数据存在系统性偏差,可能导致对实际污染水平的严重低估。
此外还采用数据复制与参数篡改的复合造假手法,调查发现,该公司技术人员通过修改检测设备的内置软件参数,使仪器在未实际检测时仍显示 正常 读数。
例如,在对Berthold LB 123型检测仪的校准中,直接将历史检测数据的时间戳替换为当前日期,而未进行伽马射线源照射测试。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技术操作需要对设备底层软件有深入了解,反映出造假行为可能经过长期策划。
针对造假行为,千代田技术(东京)有限公司在官网发布道歉声明:我们向所有相关人员致以最深切的歉意。
同时其还称:根据本案进行了全公司调查的结果,确认了该负责人以外的案件没有类似的不当行为。今后,我们将彻底查明原因和防止再次发生的对策,努力恢复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