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金永南逝世朝鲜举行国葬 金正恩吊唁 金正恩凌晨吊唁显国家哀荣!

访客 2025-11-04 14:00:21 64652
金永南逝世朝鲜举行国葬 金正恩吊唁 金正恩凌晨吊唁显国家哀荣!摘要: 【金永南逝世朝鲜举行国葬 金正恩吊唁】11月4日凌晨,平壤锦绣山太阳宫庄严肃穆。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身着深...
【金永南逝世朝鲜举行国葬 金正恩吊唁】11月4日凌晨,平壤锦绣山太阳宫庄严肃穆。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身着深色正装,缓步走向灵堂中央的黑色灵柩,向横卧其上的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遗体三鞠躬。这场特殊的吊唁仪式,标志着朝鲜政坛“常青树”金永南97载人生的落幕,也开启了朝鲜全国性悼念活动的序幕。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国务委员会、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及内阁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将为金永南举行国葬。根据安排,灵柩于11月4日9时至19时在平壤人民文化宫接受各界吊唁,11月5日出殡。由金正恩亲自担任主席的国葬治丧委员会,成员涵盖朝鲜政治体系核心部门负责人,规格之高创近年之最。平壤街头,电子屏滚动播放着金永南生前影像。从1998年出任宪法规定的国家元首,到2019年卸任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这位横跨朝鲜三代领导人的政治家,其遗像始终保持着标志性的温和微笑。朝鲜中央广播电台连续三天播出特别节目,回顾其参与金日成主席访苏、金正日同志追悼会等重大历史事件。金永南的政治生涯始于1949年加入朝鲜劳动党。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攻读外交学期间,他系统掌握了国际关系理论,这为其日后主导朝鲜外交体系奠定基础。1983年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后,他推动朝鲜与160余国建立外交关系,更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夕促成南北红十字会首次会谈。“2011年金正日同志逝世时,正是金永南委员长在追悼大会上宣读悼词,明确宣布‘全体人民将紧密团结在金正恩同志周围’。”朝鲜劳动党中央宣传部官员向记者透露,这段被载入宪法的宣言,直接消解了国际社会对朝鲜权力交接的疑虑。2018年新加坡“金特会”期间,90岁高龄的金永南仍以朝鲜代表团团长身份出席,其与特朗普握手时稳健的步伐,成为朝鲜打开外交新局面的象征。

  朝鲜现行宪法规定,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为国家元首。自1998年担任该职以来,金永南累计签署法律文件327件,接待外国元首及政府首脑189人次。2019年4月11日,当91岁的金永南在最高人民会议上将象征权力的木槌移交给崔龙海时,现场爆发的掌声持续了整整三分钟。

  “他的卸任标志着朝鲜政治从‘个人权威’向‘制度权威’的平稳过渡。”首尔大学朝鲜研究系教授金允哲分析指出,金永南任职期间,朝鲜通过修订《社会主义宪法》完善国家元首制度,建立国防委员会扩大会议等集体决策机制,这些制度创新为金正恩时代集中统一领导提供了法理支撑。

  作为朝鲜外交的“首席代表”,金永南的出访轨迹勾勒出独特的战略轨迹。1992年访华期间,他促成中朝签订《关于边界问题的协定》,彻底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争议;2003年再访莫斯科,推动俄朝能源合作协议签署;2016年率团参加里约奥运会,使朝鲜成为首个同时获得夏奥会和冬奥会参赛资格的社会主义国家。

  “他深谙‘以小博大’的外交艺术。”曾与金永南共事的前外务省官员回忆,在2003年朝核危机六方会谈期间,金永南创造性提出“分阶段、同步走”原则,既维护国家尊严,又为后续谈判保留余地。这种平衡智慧,使朝鲜在强权包围中始终掌握主动权。

  金永南的逝世,恰逢朝鲜推进“20×10”国家发展目标的关键期。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头版社论指出:“金永南同志用毕生精力证明,忠诚于党和领袖、服务于国家和人民,是朝鲜政治家最崇高的使命。”这种评价,实质上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制度紧密绑定。

  在平壤金日成广场,数万民众自发献上白色菊花。72岁的退休教师朴英姬告诉记者:“我父亲参加过抗美战争,我经历过‘苦难行军’,现在我的孙子在科学院工作。三代人见证的不仅是金永南委员长的长寿,更是朝鲜制度的生命力。”

  当11月5日的出殡队伍护送灵柩穿过平壤大街时,沿途数十万民众齐声高唱《没有你就没有祖国》。这场持续两天的国葬,既是对一位政治家的终极致敬,更是朝鲜向世界展示制度自信的特殊仪式。金永南留下的,不仅是21年国家元首任期的记录,更是一套经受三代领导人检验的政治传承机制。正如金正恩在吊唁簿上的题词:“您用一生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您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在朝鲜追求国家繁荣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这种精神遗产,必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就是【金永南逝世朝鲜举行国葬 金正恩吊唁】相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宫外财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