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95后女生在淘宝“捡漏”法拍房:研究了3年,成交价全小区最低

访客 2025-07-25 11:20:14 75360
95后女生在淘宝“捡漏”法拍房:研究了3年,成交价全小区最低摘要: 淘宝、京东能下单的,不只是鞋服、蔬果、家电,还有房子。图片来源:图虫创意过去,法拍房常被视为高风险、流程复杂、充满不确定...

淘宝、京东能下单的,不只是鞋服、蔬果、家电,还有房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过去,法拍房常被视为高风险、流程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的“灰色地带”。随着司法拍卖制度愈加透明、平台化程度不断提升,这一市场正悄然嬗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房子不仅能在中介门店买、在售楼处选,也能像在淘宝上挑衣服一样“下单”。在价格敏感与购房焦虑并存的当下,法拍房正成为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实现买房愿望的另类路径。

30岁的花花就是其中之一。

她花了两三年时间研究流程、筛选标的,最终以全小区最低成交价,在深圳布吉拍下一套老旧小区房,完成了一次带着理性克制的“确认支付”。

她的故事并不是孤例。越来越多购房者开始尝试“用更少的钱,离理想的生活更近一点”。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像花花一样保持冷静。

在高溢价与悔拍频发的拍场背后,情绪驱动下的“价格失控”并不鲜见。部分买家在激烈竞争中冲动出价,最终高位接盘。

与此同时,法拍市场容量正在快速拓展。别墅、厂房、写字楼甚至百亿资产包接连挂拍,法拍房正从冷门小众,迈向大众关注。无论是动辄亿元成交的豪宅,还是“一元起拍”的海景房促销,都映射出法拍机制在供需错配与存量盘活背景下的潜力与想象空间。

这是一场悄然扩容中的买房革新,也是一扇连接制度、资本与个体梦想的新窗口。

比衣服贵一点,离自由近一点

法拍房,正成为部分年轻人实现买房心愿的另类路径。

今年年初,花花在阿里拍卖平台成功拍下一套法拍房,它位于深圳龙岗布吉——一个有“刚需天堂”之称的房价洼地。房子建于1999年,没有电梯,户型普通,但离市区不远,有3条地铁线连接市中心,成为她实现通勤自由、独立生活的支点。

“当时我反复权衡,如果想交通方便,预算又有限,买新房就只能往郊区靠。最终我决定,试一试法拍房。”

城中村与商品房交错的深圳,时代财经摄

为了这套房,花花准备了两三年。亲戚成功买下法拍房的经历,不仅给了她勇气,也提供了操作路径。她开始刷淘宝,像逛街一样,只不过浏览的商品从衣服、零食、日用品,变成了一套套待拍的房子。

她很快摸索出自己的筛选标准:“个人产权”“住宅性质”“法院包清场”——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基本属于“可入手”的安全标的。

与传统买房者相比,花花显得格外“不拘小节”。她十分坦率:“预期控制好了,你就能接受很多现实;但如果期待太高,反而容易在细节上失望。”

她从不着急下手,而是先练手。合适的房子出现时,她就报名参与,“哪怕不出价,也能熟悉流程,避免真正上场时手忙脚乱”,但她从不急着抢,“错过的,就当练手了”。

今年2月18日,经历二三十轮出价,花花成功拍下目标房源,最终的成交价是全小区最低纪录,“我给自己设置了红线,一旦价格超过预期就会放弃。只有心态稳了,才可能拍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房子。”

三个月后,在法官、法警和开锁师傅的陪同下,花花顺利收房,“任何困难,都打不败一个30岁女生想拥有一个家的决心。”

“刚毕业时的我,根本不敢想象会有买房的一天。但现在,我觉得很多过去不敢想的事情,其实都可以做到。”这套法拍房,是花花给30岁的自己最坚定的一次“确认支付”,价值150万元。

花花在小红书和同好交流法拍经验

法拍房也有“上头”时刻

拍场上,和花花一样能够保持克制的买家并不多,价码常常被情绪推高。实际上,场内场外,博弈无处不在。

在法拍江湖闯荡多年的辅拍中介老马,见识过太多“上头”时刻。

今年5月,深圳罗湖一栋6层住宅楼开拍,起拍价约2378万元,34位竞买人激战450轮,最短出价间隔不足1秒,最终成交价被推高至1.14亿元,溢价率高达379.68%。

然而,仅一个月后,竞拍者清河县千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悔拍,未履行交易。根据竞买规则,悔拍将被没收保证金——本场拍卖的保证金高达475.5万元。

拍出天价的罗湖住宅楼部分竞价记录,图源:阿里资产

“很多时候,大家以为自己很理性,但真正出手时往往是情绪在主导。”老马说。

花花对此深有体会,“每次加价看起来只是几万块钱,好像不多,但最后累积下来,其实已经接近市场价了。心态一乱,就很容易做出冲动决定。”

激情竞拍的故事并不少见。在深圳法拍市场,一拍无人问津、二拍高价成交的情形屡见不鲜。

例如今年6月,深圳福田香珠花园一套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的四居室首次上架拍卖,起拍价约1396万元,虽吸引超过5000次围观,却无人报名参加竞买。一个月后,该标的物以约1117万元的价格进入二拍流程,吸引11名买家轮番出价60轮,最终以约1617万元成交,较一拍起拍价高出221万元。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

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住宅类法拍房整体成交率为17%,首拍、二拍及以上法拍房成交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首拍成交率仅12%,较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二进宫”房源成交率达23%,出售率相对更高。

“人性都是复杂的。”老马观察到,很多买家在一拍阶段嫌“捡漏”空间太小,到了二拍又因为竞争激烈而情绪失控,“赌气上头,非要拿下,好像只要价格没超过市场价,就是赢。”实际上,在他看来,只有成交价低于市场价四成,即六折左右,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捡漏”。

这与法拍房的隐性交易成本不无关系。

老马指出,从投资角度看,购买法拍房往往还需考虑10%左右的交易成本,通常包括税费、中介服务费、清场费用、代办过户服务费等,以及原业主可能拖欠的物业、水电、燃气等费用。“在房价稳定的情况下,成本也普遍在房源总价的7%至8%之间;若市场继续调整,亏损风险很难回避。”

在高昂交易成本和房价下行风险的双重夹击下,法拍市场不再是投资客眼中的“淘金地”,博弈态势逐渐降温。

“近年来,法拍市场上的投资客比例已明显减少。”老马说,“投资讲究的是上涨空间,但如今房价缺乏上涨预期。”在他看来,除非房源涉及老旧小区且存在明确的拆迁预期,否则越来越多的竞买人,已从逐利的投资者,转为更为务实的自住者。

除了豪宅,多地出现“一元法拍房”

如今,司法拍卖平台上的法拍标的变得越发“丰盛”。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资产——别墅、酒店、厂房、写字楼,甚至动辄百亿的资产包,也陆续被挂上“货架”。

克而瑞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法拍房供需规模持续攀升。2023年,全国住宅类法拍房成交金额达到1500亿元,同比增长10%。

今年6月底,阿里资产首次披露最新运营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平台累计法拍成交超3万亿元,其中法拍房成交超100万套,处置成交债权等超6000亿元,辅助管理人处置资产超4000亿元,盘活各类土地4000多宗。

阿里资产房产总经理井西超透露,2025财年(2024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阿里资产平台房产成交GMV破千亿,同比增长67%,在房产行业调整期实现“加速超车”。

在千亿级的市场中,越来越多总价千万甚至上亿的豪宅,成为法拍买家的围猎目标。

老马也有类似观察。他提到,近几年流入法拍市场的高端住宅显著增多。“做生意节奏快、风险大,赚钱和亏钱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为释放债务压力,高端资产进入法拍市场的现象日益增多。

今年5月,深圳老牌豪宅项目华侨城纯水岸的两套房源被拍出高价。纯水岸七期3栋1-26B、2栋2-27D分别以136%、124%的溢价率成交,总成交价达7464.86万元。阿里资产平台披露的执行裁定书显示,这两套房源的权利人因涉及借款合同纠纷、未履行义务,法院裁定对其名下资产进行拍卖,用于清偿约1.3亿元的债务。

与住宅豪宅并行的是另一类大宗标的:厂房、写字楼、商业资产等,正成为资本大鳄的目标。

就在今年7月,深圳八卦岭工业区第534栋整栋厂房在阿里资产平台成功拍出。这栋厂房吸引超过2.6万次围观、694人设置提醒,竞拍记录高达153次,最终以约2.17亿元成交,较起拍价9641万元溢价125.03%。

阿里资产表示,这一溢价率不仅体现了该标的的市场热度,也反映出在供需错配背景下,工程型资源正成为投资者眼中的“新机会”。

不止机构与资本玩家,越来越多普通业主也在“试水”。

今年6月,多地出现“一元法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房源并非诉讼或破产处置而来,而是二手房东选择试水法拍市场加快转手速度。

根据克而瑞统计,这些“一元起拍”房源主要来自山东威海,共计216套,均为乳山海景房,分布在超过90个小区,大多数房源为精装修、家具齐全。

去年11月,乳山一套海景房以11元成交登上热搜,尽管事后被证实为“宣传促销”性质,但足见法拍房市场吸引力正在扩散。

阿里资产平台上待拍的低价乳山海景房

虽然目前每年法拍房成交金额占全国一手与二手房交易总额(超15万亿元)比例不到1%,但在结构性层面,其对部分城市、特定品类的市场格局,已产生实质影响。

克而瑞指出,法拍房对新房市场的“挤占效应”呈现“两头翘”特征:高总价与低总价产品的竞争力更强,而中价段法拍房影响相对较小。在部分三四线城市,高总价、大面积段的法拍豪宅,对新房销售形成明显分流。

“随着市场对法拍机制的了解加深,预计下半年将有更多二手房房源通过法拍通道寻找出路。”克而瑞表示,这不仅有助于盘活存量资产,也能打通一二手交易链条。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法拍房平均成交价格低于市场价三成左右,具备显著价格优势。在保障房资源紧张、资金压力大的背景下,克而瑞建议,政府可择优收购合适法拍房源用于保障房储备,实现多方共赢。

阅读
分享